图片
图片
”网友提问:
冯名雨老师,我这四肢都怕冷,感觉自己不能产生热量,咋办?
各位老少爷们儿,今儿咱们唠个实用的养生法儿:睡前把生姜片贴脚底。
坚持7-15天,身体能有三大变化!
这法子简单又省钱,关键是效果杠杠的,您听我慢慢讲。
(戳上图,可进店)一、生姜不只是炒菜料
咱们厨房里的老熟人——生姜,可不止是炖肉去腥的调料。
老祖宗用它治病养身都上千年了,中医经典《伤寒论》里35个方子都用到它,治感冒、暖胃寒、止呕吐,效果顶呱呱!
您想啊,淋雨后喝碗姜汤,身子立马暖烘烘的,这就是生姜的本事。
它性子温热,像个小暖炉,能把身体里的寒气赶出去。
图片
二、贴脚底板有讲究
新鲜生姜切成薄片,厚度跟硬币差不多(2-3毫米),再备点透明胶带或医用敷贴,保鲜膜也行。
咋贴呢?睡前用足浴包,或者艾草泡泡脚,擦干后把姜片贴在脚心那个窝窝处——涌泉穴
涌泉穴:前脚掌三分之一凹陷处。
用胶带或保鲜膜固定好,穿个宽松袜子睡觉。
注意:皮肤嫩的人,头回别超2小时,适应了慢慢加到8小时。
要是发痒、火辣辣地疼、发红起疙瘩,赶紧揭了。有糖尿病烂脚的可千万别试!
图片
■.好处一:烘干体内“湿气”
您有没有早上起床脸肿眼泡?舌头胖大边有牙印?上厕所大便粘马桶?
这都是湿气闹的。湿气就像阴雨天墙角渗的水,得赶紧排出去。
涌泉穴是肾经的起点,贴姜片就像给炉子添柴火,让肾阳旺起来,把湿气烤干。
湿气类似于水,水往低处流,湿气的特性也是向下走。
脚肿,脚气痒、腿粗走不动道儿,也是湿气在捣鬼。
先说脚肿脚痒,这病根儿在肾。
肾是管身体排水的,肾经上的涌泉穴(脚心窝窝)就像个排水口。拿4厘米石磨艾条,点着熏这个穴位,热气能把堵住的"水管"冲开,肿就消了,痒也止了。
再说腿沉走不动道儿,这叫"下注病"。
古时候穷人睡湿地,寒气钻进肾经,腿肿得像冬瓜。
现在富人吃降压药、活血药,药劲儿把湿气逼到腿里,肿得皮绷绷发亮,跟熟猪蹄似的。
这时候别光吃利水药,得用艾草熏涌泉、足三里(膝盖下三指)、承山穴(小腿肚中间),每个穴位30分钟以上,把寒气湿气烤干了,腿自然就轻便了。
图片
■.好处二:让心肾"握手言和"
有些人晚上睡不着,白天哈欠连天,嘴里长溃疡,膝盖却冷冰冰——这是"上热下寒"。
心火在上面烧得旺,肾水在下面冻成冰,中间堵得严严实实。
贴姜片就像在心肾之间搭个桥,把下面的"冰"烤化点,往上送送,心火就不那么燥了。
再教您一招:
贴完姜片,把底部镂空的全能艾灸罐绑在脚心,用艾草的热力渗透生姜,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而且,搓热手心揉揉头顶的百会穴(头顶正中间),三分钟就管用,保管您睡得香。
头顶的百会穴是主管精神的所在,脚心的涌泉穴把火气降下去,头顶的百会把肾经安抚入眠,睡眠嘎嘎好。
图片
■.好处三:给脚底装"小太阳"
老话儿说"寒从脚下起",冬天脚冰凉的人,那是肾阳这个"暖气片"不够热。
姜片贴脚底,就像划了根火柴,把脚底的阳气"噌"地点着了。
脚上有六条大经络,脚暖了全身就热乎。
宫寒痛经的姑娘、吃点凉的就拉肚子的朋友,贴姜片前用艾叶煮水泡脚15分钟,效果翻倍!
图片
■.孩子脚心的涌泉穴还是个"长个儿开关"!
这个穴位能刺激身体分泌长个子的东西,让孩子蹿得更高。
除了用1.8厘米的石磨艾条,温温的熏脚心,最简单的法儿就是让孩子多蹦跶!
跳绳、打篮球、跳皮筋都行。每次落地时,脚前掌"啪"地拍地,涌泉穴就像被按了开关,蹭蹭往外冒长个儿的劲儿。
您看那些打篮球的孩子,个个窜得跟竹竿似的,就是这个理儿!
要是孩子懒得动,您就拿根小木棍,轻轻敲他脚底板涌泉穴的位置。不过别使大劲,孩子疼得直咧嘴就坏事啦!
好物推荐①甄选三年陈艾· 6小时恒温热灸· 全身各部位可用
②6小时排湿养护,暖的刚刚好
③戳👇可直接进店
{戳上图,可进店}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